第七百九十四章 堅守國門!-《濱江警事》


    第(2/3)页

    “以后不再維護,航標又容易移位,如果航標移位之后人家跟以前一樣按航標航行擱淺了怎么辦。”

    “以后北支航道不清淤疏浚不維護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航道局沒那么多經費。”

    “客輪不會再走北支航道,但小船還是要走的。”

    “濱楊河、濱啟河、江海河、滸濱河、白龍河一樣沒航標,小船不一樣在河上航行么。”

    “這不一樣,這是兩碼事!”

    學弟當年為什么回沿江派出所,就是因為擔心北支航道如果出什么事會沒人管。現在客輪停航,航道不再維護,可以說是真不管了。

    韓向檸能理解他的心情,無奈地說:“連航標都要撤掉,是有點說不過去,畢竟北支一樣是長江,并且直接關系著陵海東部和東啟的水上運輸。陵海和東啟的市領導都爭取過,但沒用。

    航道局那邊說要把寶貴的經費用在刀刃上,現在只能維護主副航道,實在顧不上北支航道。而且北支航道泥沙淤積的太厲害,就算有經費也疏浚不過來。”

    百年白龍港,就這么要成為歷史。

    韓渝心里不是滋味兒,不由想起高校長等白龍港的老前輩說過的白龍港歷史。

    相對于浩瀚的歷史長河,它是短暫的,但它孕育的生命寬度卻是無垠的。歲月悠悠,星移斗轉,白龍港目睹了故鄉的變遷,也見證了中國近代陵海兒女在這片土地上英勇奮斗的光輝業績。

    “停航那一天,我再忙也要抽時間回去。”

    “好,我陪你一起回去。”

    “我想坐最后一班船。”

    “行,正好去東海看看姐姐姐夫。”

    韓向檸在白龍港一樣有著很多美好的回憶,情不自禁挽住韓渝的胳膊。

    韓渝沉默了片刻,五味雜陳地說:“我以前一直以為白龍港有一百年歷史,后來聽葛叔和高校長說,才知道白龍港有兩百多年歷史。”

    “是嗎?”

    “真的,這都是有記載的。不但有航運史,也有近代革命史。”

    韓向檸真不知道這些,依偎在他懷里,回想著兩個人在白龍港工作生活的種種,低聲問:“葛叔和高校長怎么說的?

    韓渝摟著她肩膀,如數家珍地說:“早在嘉慶十一年,也就是1806年,白龍港就是陵海境內的長江第一渡;1888年,清末狀元張先生依托大生第四紡織廠,籌資建大碼頭、購置輪船與東海通航,到十六鋪航程103公里。”

    韓向檸好奇地問:“革命史呢?”

    “1926年春天,一位名叫張冠今的共產黨員,奉上級指示,去陵海創建黨組織。春寒料峭,他穿著一身單薄的長袍,從十六鋪上船,披著暮色在白龍港上岸乘車,在一個叫三條橋的地方下車,住進小鎮附近的一所小學。

    他在那里以教書作掩護,宣傳黨的主張,發展黨的組織,從事革命活動。一年后,他任書記的陵海第一個黨支部在三條橋成立,革命的烈火從那開始在陵海大地熊熊燃燒。”

    “還有嗎?”

    “有,1932年春天,陵海地區對敵斗爭形勢非常嚴峻,一個躲避敵人追捕的愛國文學青年,背著一個裝有幾件換洗衣裳的布包,混在雜亂的人流中,從白龍港碼頭匆匆上船。他就是后來的左聯執委、我們中國早期電影評論家王塵無同志。后來犧牲了,解放后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