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誰說我們沒跟腳的,真要是論悠久歷史,別看那些現役部隊有這樣的或那樣的榮譽稱號,但他們加起來也沒我們歷史悠久。” “葛叔,我不太明白。” “看來你要學學歷史,不但要學濱江的歷史,更要學學新四軍、華野、三野乃至海軍的軍史。” 馮局勐然反應過來,禁不住笑了。 韓渝一頭霧水,滿是期待地看向老葛。 老葛點上煙,眉飛色舞地說:“個個都以為人民海軍的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是在泰洲白馬廟宣告成立的,卻沒幾個人知道華東軍區海軍的前身是哪個部隊,又是在哪兒成立的。” “華東軍區海軍的前身是哪個部隊?” “馮局,你知道嗎?” “我知道一點點,但不全面。” 連馮局這個老海軍都不知道,看來這段歷史需要好好挖掘。 老葛如數家珍地解釋道:“1940年5月,陳、粟率部渡江北上,陶勇奉命東進東如和我們陵海的沿海,開辟濱如啟海敵后抗日根據地。 可我們這兒一馬平川,軍工、后勤難以隱蔽,而且日偽在陸上進行封鎖,浙東和東山根據地及東海之間的人員往來、物資運輸有很大困難,粟將軍決定建立海上武裝力量。 1942年11月,蘇中軍區海防團在東如縣的何家灶正式成立。從那之后,浙東到東山之間就有了一條打不斷的海上交通線,我軍海船成了流動于海上的根據地。 大海成為新四軍的軍工生產基地、醫療基地和重要物資儲備基地。沿海的漁鹽民打海匪,抗日偽,既鞏固了沿海海防,也為海防團的發展壯大創造了條件。” 濱江居然有這一段革命史。 韓渝真不知道這些,追問道:“后來呢?” “海防團在斗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并在其基礎上把江浙沿海其他海防部隊充實進來,重組華中軍區海防總隊,后來改名為華中軍區海防縱隊、蘇北軍區海防縱隊。這支部隊在1949年渡江戰役時發揮了骨干作用,再后來編入進華東軍區海軍第一縱隊!” “這么說我們濱江是人民海軍的發源地之一?” “可以這么說,而且是主要發源地。” “葛叔,你怎么知道這些的?” “你師父當年沒告訴過你嗎,我年輕時做過縣w秘書!我當年整理過這些歷史資料。這一說我想起來了,戰爭時期參加過海防團但后來沒編入海軍的老同志東如有不少,我們陵海也有,回頭打聽打聽,應該還有老同志健在。” 韓渝笑問道:“我們的前身就是蘇中軍區海防團!” 老葛臉色一正,很認真很嚴肅地說:“肯定是必須是,話說你爺爺當年也參加過渡江戰役,冒著槍林彈雨送解放軍渡江。你爺爺是船民,并且有船,很可能就是海防團的一員。” “我要打電話問問我爸,我爸應該知道一些。” “不用問,肯定是,必須是!” 不就是要個傳承,很簡單。 老葛指指營區方向,接著道:“回頭請軍分區找找幾個沿海區縣的武裝部和烈士陵園,好好收集下與海防團有關的資料,到時候搞個榮譽室,就算海軍首長來了都要承認人民海軍是在我們這兒誕生的!” 搞資料,老葛絕對是專家。 陵海預備役營之所以取得那么大成績,與他在北湖搞的搶險工程資料有很大關系。 沒想到他再次出手又是資料,確切地說是史料。 韓渝正覺得有意思,馮局忍俊不禁地補充道:“濱江與海軍的淵源很深,海軍高級將領中有一大批濱江人,并且我們海軍首航曾母暗沙時就有濱江艦。再加上是人民海軍的前身,我黨首支海上抗日武裝就誕生于濱江,誰敢說我們沒傳承、沒歷史、沒跟腳?” “馮局,光我們自個兒說不行。” “葛工,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這件事要由市委市政府和軍分區牽頭,最好趕在防救船大隊舉行成立儀式前或舉行成立儀式時,邀請相關的老領導、老將軍和黨史、軍史專家,來我們濱江開一個研討會。 怎么研討不重要,但研討的結果很重要,要確定1941年誕生于濱江的蘇中軍區海防部隊是我黨領導的第一支海上抗日武裝力量! 這支部隊與日偽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為我軍掌握東部沿海控制權、建立海上根據地,最后奪得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很大貢獻。她的成長壯大,為中國人民海軍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 老葛微笑著總結完,想想又點上煙強調道:“這不是弄虛作假,這是事實存在的,只是被那些編撰黨史、軍史的專家給忽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