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早做準備-《濱江警事》


    第(2/3)页

    “咸魚,咸魚,想什么呢。”

    “哦,沒想什么。”

    韓渝緩過神,低聲問:“今年船廠生意好不好,這段時間接了幾條船。”

    小姜放下茶碗,笑道:“今年生意還行,算上正在造的這條,已經接了六條。吳經理要是能買到鋼材,還能再接幾條。”

    “來造船的老板,以前用的都是水泥船?”

    “差不多,現在好多船老板換船。”

    小姜以為他不懂,又解釋道:“以前船造好了請交通局的人來看看就能辦證,現在不行了,現在要去什么船舶檢驗的地方檢驗,聽說新造的水泥船已經辦不到證了。”

    舊水泥船可以接著跑,新造的水泥船辦不到證,這說明禁止水泥船跑運輸是早晚的事。

    現在把水泥船賣掉,還能賣點前。等國家禁止水泥船從事水上運輸,到時候就不值錢了。

    韓渝覺意識到父母和哥哥嫂子應該早做準備,沉默了片刻,若無其事地問:“你表哥呢。”

    “去閘口收糧了,應該馬上過來。”

    小姜站起來看看北邊的小閘口,擔心吳老板以為他偷懶,拿上電焊面罩繼續跑河灘去干活。

    黃江生收新米和雞蛋,并不是挨家挨戶去收,而是跟收廢品似的在閘口那兒設了個收購點。

    附近的老頭老太太都知道他,想把家里雞生的蛋換點錢,就用籃子裝上提閘口去賣給他。

    至于新米,附近群眾自己用船運過來,遠的地方主要是一些小糧販幫著收。

    小糧販大多是本地人。

    做這買賣不需要本錢,只要跟有余糧的群眾說好價格,把稻子稱好用船運到閘口,賣給黃江生拿到錢,再把糧款送給賣糧的群眾,他們賺點辛苦錢。

    閘口西邊的坡底下有一排舊房子,黃江生用很少的錢從村里租下來,買了一臺電動碾米機,把稻子機成米裝袋搭順風船運東海去賣,把剩下來的糠賣給村里人養豬。

    他不扣稱,態度好,給的價格公道,并且給現錢!

    附近群眾都喜歡把交完公糧之后的余糧賣給他,不想當作議價糧賣給糧站,確切地說不想看糧站那些人的臭臉。

    因為這個,四廠糧站知道之后不止一次舉報過他,但人民日報都說這不算投機倒把,最后好像不了了之了。

    跑船那么辛苦、那么危險,又不怎么賺錢,韓渝正尋思著父母和哥哥嫂子不一定非要跑船,完全可以像黃江生這樣做買賣,黃江生拿著一疊報紙哼著小調回來了。

    吳老板送走來工程進度的船老板,笑看著黃江生問:“黃老板,又讀書看報。”

    “從村辦公室拿的,他們又不看,我拿回來打發時間。”

    “今天有什么新聞?”

    “大新聞。”

    “什么大新聞?”

    黃江生遞上報紙,不無幸災樂禍地說:“你們省里推行殯葬改革,陵海被劃為火葬縣,以后死了都要火葬,新聞上說火葬率要達到百分之百!”

    陵海縣居然變成了火葬縣,聽著就怪怪的,韓渝啼笑皆非。

    人死了要入土為安,火葬想想就怕人。

    吳老板的思想比較傳統,急忙接過報紙,緊縮著眉頭說:“以前也推行火葬,不過燒的都是城里的人,農民死了不要送去燒。”

    “以后都一樣,死了都要拉去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