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武王建周、犬戎破镐--一个真实的西周时代-《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


    第(2/3)页

    现在商纣王只听女人的话,整天只顾淫乐,不理朝政,他残酷地对待百姓,人民一点活路也没有,所以我今天起兵攻打纣,这是应天命、顺人心的事,各位一定要努力。

    否则我们将对不起人民,对不起我们的祖先,更对不起天。”

    宣誓完毕,诸侯军队集结了几万人、四千辆战车,陈兵于牧野,要和纣决一死战。

    这里离纣王所在的朝歌只有70余里。

    纣王听到武王这么快就起兵攻打自己,一下把他从鹿台的温柔富贵之乡中拉回到残酷的现实,慌忙调遣大批的奴隶和战俘开赴牧野。

    战斗的号角刚刚吹响,姜太公率领几百精兵冲上前去,纣王调出几千人马出阵应战。

    战约几个回合,姜太公的人马眼看渐渐不敌纣王之兵,他就领兵往自家阵中逃跑。

    纣王一看姜太公大败,立即吩咐全军掩杀过去,追至一个山谷,突然间,像雷一样的声音响起,武王的兵马一起从山间的各个角落杀出来,一时间,商兵乱了阵脚。

    纣王一看大势不妙,立即杀开一条血路,骑着马飞也似的跑了。

    纣逃回到城内,登上鹿台,穿上锦绣之衣,将鹿台的财宝一起聚集起来,长叹一声,命令手下架上干柴,一把大火送他也连同他从人民那里搜刮来的无数财宝一起归天了。

    谁是礼乐的创始人?

    把商纣王彻底消灭后,武王进入商都,将商的畿内分为邶、墉、卫三个国家,以邶封纣子禄父(即武庚),墉、卫则由武王之弟管叔鲜、蔡叔度分别管制,合称三监,另外还有一说是管叔监卫、蔡叔监墉、霍叔监邶,以监视武庚。

    安排好后,武王派兵征伐尚未臣服的商朝诸侯,据记载征服者有99国,臣服652国。

    武王四年(约公元前1066年),武王还师西归,在他新迁的都邑镐京(即宗周,今陕西长安西北沣水东)举行大型典礼,正式宣告周朝的建立。

    周朝初期的统治者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建立起中国历史上完整的宫廷礼乐制度。

    统治者在宗教、政治等仪式典礼中所用的音乐和乐舞,后人称为礼乐。

    周武王姬发是礼乐的创始者,在他兴师伐商的征途中,军中常表演歌舞以鼓舞士气,消灭了商朝后又作了《象》和《大武》等大型歌舞欢庆胜利。

    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姬旦在位时,制定各种贵族生活中的礼仪和典礼音乐,用它来加强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

    雅乐的主要形式有四种:一是六代乐舞,包括黄帝、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王留下的顶极规格的乐舞,用于祭祀神明、天地、祖先;二是小舞,有羽舞、皇舞、干舞、人舞等项目;三是诗乐,差不多是载于《诗经》中的“大雅”、“小雅”、“颂”;四是宗教性乐舞。

    在礼乐制度里,其歌唱、舞蹈、器乐演奏所用的调式、乐曲及演奏次序,甚至乐器种类、数目,表演时间、地点、场合都有繁琐的规定,里面有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反映了贵族阶级庄严神秘而呆板沉闷的美学观念。

    周礼是怎么形成的?

    西周初年,实际掌握周朝大权的摄政周公姬旦制定了完整的周礼系统,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起着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周礼的思想核心是天命观。

    天命观的本质是德。

    德是人的行为,“以德配天”是天人交合的方式,与殷商民族求天、祭天、问天的一元决定论有了区别。

    周公把周人取代殷商成为统治民族归因于德,文王“明德慎罚”,德行敦厚,勤劳谨慎,具备了“德”,才得到上天和小民的认可,被赐予王权,这不但是周人王统的理论论证,也是周公对周王朝统治构成的规定。

    “以德配天”肯定了人的主观努力。

    周礼之下的统治者同人民一样不能再像殷商民族那样依靠上天、列祖列宗的恩惠和启示生活,而要主动地靠有德的生活方式来取得上天的监督和赏罚。

    由这种天、德二元基础出发,周礼形成了一系列伦理道德观念,它们成为周礼的精神和核心。

    在统治上,周公从“敬德”出发,阐发了“保民”和“慎罚”的主张,以之作为“德”。

    这一点不但是周朝统治的中心思想,经战国儒家张大后,也成为全部中国宗法政权的根本规范。

    从“德”的各种涵义引申出“君子”,这个合德的人的概念,把“有孝有德”作为“君子”的规范,以君子为“四方之则”。

    “孝”与“德”并行,“孝”是传统宗族宗法观念的伦理化,“追孝”是周人用礼器追念、祭祀先人的活动的总称,以祖先为核心的宗族观念发展为“孝”的伦理范畴。

    俗语“天子无戏言”从何而来?

    周成王有个弟弟,名叫叔虞。

    他们兄弟俩非常要好,形影不离。

    有一天,周成王和叔虞在一起玩耍,周成王随手攀摘了一片梧桐树叶,用剪子剪成了玉圭的样子,送给了弟弟叔虞,随口道:“我把这作为信物,封赐给你!”

    玉圭是古代帝王和大臣使用的一种高贵的礼器,是长方形的,上面有一个角。

    叔虞接过树叶后,心里非常高兴,随后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公。

    周公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就找到周成王,问他:“你赐给叔虞一块封地,这是真的吗?”

    周成王笑嘻嘻地说:“哪有啊,我只不过是跟弟弟开个玩笑罢了。”

    周公闻听此言,立刻板起脸来,严肃地说:“天子说出来的话不能当玩笑,只要出口,就成了最高的法律。

    你说的任何一句话,史书都会记载下来,然后按照礼仪去完成,还有乐师把它谱成歌曲四处传颂。

    哪能随便说说呢!”

    周成王听了周公的教训,低着头不敢说话了。

    后来就遵守诺言,把唐国(今山西一带)封给了叔虞。

    于是,“天子无戏言”就流行开来,成为历代皇帝不得不遵守的准则。

    你了解“成康之治”吗?

    周灭商后第二年(约前1045年),周武王病逝,其子姬诵即位,是为周成王。

    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代成王行事。

    管叔因企图继王位,对周公旦摄政极为不满,于是散布流言,并煽动蔡叔、霍叔,怂恿武庚及东方诸方国,以“周公将不利于孺子”为借口,公开叛乱,是为“天下闻武王崩而叛”。

    周公旦面对来自内外两方面的敌对势力,多方权衡,决定兴师东征。

    周公东征共历时3年之久,杀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霍叔被废,彻底平定了三监及武庚之乱。

    同时消灭了包括殷、东、徐、熊、盈、攸、奄、九夷、丰、蒲姑、淮夷和东夷诸国等参加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

    之后,周公还政于成王,周进入巩固时期。

    周成王亲政时,以殷王朝的覆灭为鉴,以兢兢业业著称。

    周康王继承成王治国,国家继续繁荣。

    成王、康王均致力于向东南方开拓疆土,以加强周王朝在东南方的影响。

    当时,周朝国力强盛,成王和康王曾多次会盟诸侯,国内各种矛盾缓和,社会安定,生产繁荣,出现了一片升平景象,史称“成康之治”。

    谁被誉为中西交流第一人?

    周成王的曾孙周穆王姓姬名满,他一生中多次同四方作战,每战必胜,武功卓著,堪称一代盛世帝王。

    周穆王不仅勤于政务,而且十分喜好出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