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第四天夜里,李幼白再次登门拜访祝宏,提出了一套极为靠谱的经营模式。主要提议是让祝宏与另外两个庄主合伙,由祝家庄提供场地,另外两个庄子出人。 综合考量水龙岗的地势走向,若有外部来敌,首当其冲的还是祝家庄,而另外两个位于腹地深处的庄子,受攻击的几率相对较小。 这一意思简洁明了,就是让祝宏促成合庄,三个庄子携手合作,经营之事由自己的主家负责。大家都拿出地盘,规划好经营路线,利润将比以往各自为战丰厚得多。而且此次并非面向本地销售,而是销往海外。除了依靠农地种植,或许还有其他商机。 当然,作为祝家庄主,提出合庄的想法不太合适,但李幼白可以。只要祝宏点头同意,那三个庄子的人便能齐聚一堂,拧成一股绳,力量不容小觑。 并且在庄子的管理上,仍依照各自庄主的意志执行,李幼白这边主要充当中间协调、分配利润的角色。 “祝庄主,时不我待啊。我们主家十分希望与你们做生意,所以想做最后一次争取。”李幼白言辞诚恳地说道。 祝宏听后,心动不已,但也颇为纠结。他深知李幼白的计划极具可行性,然而问题的关键依旧未变,根本不在于利润的多少。 “容老夫再斟酌斟酌。” 李幼白微笑着拱手告辞,相较于进门商谈时,此刻已没有那般急切。待离开祝宏的宅子,走远了些,身旁的死士走上前来。 “白姑娘,若真要对付那些贼头,仅靠做生意,能让他们齐心合力吗?况且不过是三个庄子,想要除掉三大贼头,这点人手远远不够。若局势真的大乱,反而会使苏小姐那边的局势陷入被动。” 这些天他们跟随李幼白做事,本以为是在谋划大局,结果接连几日,却发现她当真在谈生意。虽说也搜集了一些三大贼头的情报,但真正落实的计划与行动还是太少。今晚见李幼白再次与祝宏洽谈生意,死士们不禁心急如焚。 他们虽是苏老爷子送给李白的人手,但归根结底,忠心的对象还是苏老爷子,并非李白本人,更不是眼前这个武功高强的小丫头。 在点燃的烛火映照下,一群人围坐在李幼白身旁,桌上摆着几碟瓜果和花生,大家边吃边交流着一些消息。李幼白拍了拍手上的花生碎末,这才缓缓开口说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即便勉强吃下,也定会烫嘴。你们可知道,为何这些年来,祝家庄和另外两个庄子都未曾像其他人那样干杀人越货的勾当吗?” 死士们面面相觑,这个问题,他们还真未曾用心思考过。 李幼白轻敲木桌,沉声说道:“原因或许很简单,若说祝宏有良心,那是有的。但我觉得,更有可能是他们畏惧朝廷的威势。尽管水梁山地处偏远,可他们经商出海,对天下之事也知晓不少。而且我试探过,祝宏对六年前韩国的抗秦战事了解颇多,由此可见,他绝非一般人。” 死士们仔细思索后,仍未找到这些话的关键所在,不禁问道:“白姑娘的意思是……?” “倘若北边战事平定,未来几年,朝廷定然不会再出兵征伐姜国。在休养生息之际,朝廷的重心大概率会转移到内政方面。这些年,朝廷并非对各地放任不管,压制武人的手段从未停止。而当朝廷缓过劲来,你们觉得,首先会拿哪些人开刀立威呢?”